
身穿灰布軍裝的蒲文清安詳地躺在鮮花翠柏間。(中紅網 王忱攝)

在休息室內,交通運輸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翁孟勇對蒲文清的去世感到突然且悲痛。(中紅網 王忱攝)

在休息室內,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馮正霖追思著蒲文清的音容笑貌。(中紅網 王忱攝)

黃靜波雖不能言,但哀慟已經寫在了他的臉上。(中紅網 王忱攝)

痛失一位革命的老媽媽,徐文惠的眼中噙滿淚水。(中紅網 王忱攝)
中紅網北京2011年7月2日電(王忱)今天在八寶山竹廳,我們送走了一位可親可敬的紅色女戰士蒲文清同志。 蒲文清,生于1918年7月18日,四川巴中縣人。1933年9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被分配到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當看護,參加了長征,任護士排長,到達陜北后就讀抗大第八期。先后在清涼山中央印刷廠、延安榮譽軍人學校工作,1948年任二野炮兵旅婦女學校區隊長,1937年成為中國共產黨員。 解放后,蒲文清轉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在北京市工農干部文化補習學校學習兩年。1956年響應國家號召,提前退休到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街道辦事處,1978年重回交通部,任政治部組織部四處休干管理組專職支部書記,1979年光榮離休。 蒲文清在戰爭年代,多次救護戰友,黨分配給她什么工作,她就努力干好,毫無二話。建國后她更是本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將居委會的工作干得有聲有色。她曾先后擔任婦女主任、治保主任、居委會主任和居委會黨支部書記,曾被選為東城區和北京市人大代表,東城區和北京市黨代表,先后五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見。1960年響應北京市政府關于搞好城市人民經濟生活的號召,創辦了北京市第一個街道服務站。她服務社區的事跡,曾在勞動人民文化宮展出三個月,并被許多媒體報導。 晚年的蒲文清依然以一位老共產黨員和紅軍戰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曾先后作報告達上千場次,熱情地參加唱革命歌曲的活動,還將自己的許多富有歷史意義的文物捐獻給博物館,以教育后人。2011年6月26日六時,蒲文清不幸病逝。 陜北老紅軍、中共青海省委原書記,92歲高齡,77年黨齡的黃靜波同志,周恩來侄子周秉鈞同志、徐海東大將之女徐文惠同志等蒲文清生前好友前來送別她最后一程。交通運輸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翁孟勇同志、黨組成員、副部長馮正霖同志以及離退休干部局孟維釗同志等代表所在單位黨組織轉達了對老前輩的哀思。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中共習水縣委、縣政府,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開國元勛后代合唱團,中央電視臺《永遠的紅軍》節目組,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中國女紅軍紀念館,周恩來侄子和侄女周秉德、周秉鈞、周秉建、周秉華、周秉宜、周秉和等單位和個人敬獻了花圈。 在休息室,徐文惠唏噓不已地說:“老媽媽能唱能跳,是我們開國元勛后代合唱團的好朋友,她怎么這樣就去了啊!” 馮正霖也說:“我們部里組織什么活動,她都積極地參加呀。” 黃靜波指了指嗓子,表示他現在不能說話,可是他的表情告訴我們痛失革命戰友對于他而言是件多么悲痛的事情。 記者說:“6月24日我在解放軍檔案館還看到了她參加活動,沒想到那次相會竟成永別。” 今天上午十點整,遺體告別正式開始,蒲文清覆蓋著黨旗,身著灰布軍裝,神態安詳地躺在翠柏和花叢中。《十送紅軍》的旋律凄婉而壯麗地回蕩在堂中。每個人都寄托著自己最沉重的哀思,為這位可親可敬的老媽媽送行。 最后,蒲文清的女兒何麗代表大家發言,致謝今天前來的各位至愛親朋。她淚流滿面,但語氣堅定鏗鏘地說:“我的媽媽一直以一個紅軍戰士和共產黨員的精神來要求自己,她停止呼吸的時候,口袋里只有一張歌篇,那就是《閃閃的紅星》。這幾天北京都在下雨,就好比老天爺知道一位好共產黨員走了,掉下了傷心的眼淚。” 說到這里,在場的人無不動容。 何麗擦了擦眼淚,接著說:“媽媽是多么熱愛培養她的黨啊!她的陰歷生日正是7月1日,這一天全國的人民都高唱紅歌,給她過生日哩,大家不要悲痛,不要難過,媽媽是6月26日6點走的,這是六六大順。媽媽比起那么多她的戰友來說,算是走得晚的了,也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不要說永別,要說再見。我們要繼承她的遺志,聽組織的話,把我們社會主義的祖國建設好。” 紅色女戰士蒲文清走了,留下的是無盡的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