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賓與親屬在故居小廳李堅真銅像前合影(左四李堅真秘書李漢今79歲、右四中央警衛局原局長惠宏安82歲)

堅真故鄉古樹林

堅真故鄉千年古樹

李堅真故鄉低坑崠原始森林

李堅真親屬與作者在故居前合影(中是堅真孫女李小春夫婦,右2人為作者)

梅州市堅真森林公園奠基嘉賓合影

省市縣領導、嘉賓、李堅真親屬為堅真森林公園奠基

市縣領導嘉賓曾燕萍、鄭奕雄、劉偉華等為堅真森林公園奠基
2017年1月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我國婦女運動先驅、老紅軍女干部、原中顧委委員、原廣東省紀委書記、省委書記、省人大主任李堅真誕辰110周年,3-5日梅州市豐順縣舉行了系列紀念活動,緬懷李堅真的豐功偉績。3日上午,我們榮幸出席在豐順縣黃金鎮清溪村李堅真故鄉舉行的“梅州市級堅真森林公園”奠基典禮,接著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前往蕉頭窩李堅真的故居參觀,在故居觀看了李堅真原來生活生產用具、鬧革命的武器、家書及其生平事跡展覽,令人肅然起敬,深受教育和鞭策,從中領悟到了毛主席夸她“不簡單的女同志”,美國著名記者斯諾夫人稱贊她為“華夏女杰”,人們稱呼她“李大姐”的緣由。
李堅真的故居距離潮汕機場、梅縣機場(梅州市區)各80公里、梅縣雁洋(葉劍英紀念園)、大埔三河(南昌起義三河壩戰役紀念園)各70公里,李堅真故居周邊,豐順縣近年來重點打造成的三大旅游景點:粵東第一漂--龍鯨河漂流(3公里),粵東第一峰—銅鼓嶂旅游景區(20公里),中國溫泉城——豐順縣城湯坑(40公里),故居距離大豐華高速黃金、潘田互通18公里。李堅真故居早在2005年被列為“廣東省(第一批)紅色旅游經典景點”,2012年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梅州市政府規劃建設“梅州市堅真森林公園,這里是我省境內尚未開發的一個非常具有人文價值和自然景觀價值的處女地,又是一個未開發的小麗江。
李堅真故居旁邊的山上森林茂密、古樹參天,山上有不少年份久遠的紅、白楊梅樹。據了解,白楊梅樹是一種稀有的楊梅樹種,我們日常見的楊梅果實成熟后都是紅色的,味道甜中帶酸,而白楊梅樹的果實成熟后是白色的,而且味道是甜甜的,沒有一點兒酸味。
故居的門坪下面有一口古井,井水清甜可口,而且終年泉水不斷,從未枯竭過。古井旁邊有一棵有百年歷史的茶樹,是由李堅真大姐親手種下的,至今仍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故居右邊的山上至今仍生長著當年(1925年5月)彭湃同志來此宣傳革命時,李大姐在此站崗的瞭望樹。故居對面的山頂上有一個十多畝地見方的平地,當地人稱為仙人獻掌,是當年赤衛隊練兵的地方,七十年代全民學大寨的時候被改造成農田由生產隊耕作,現已沒人耕作,長滿雜草。山后有一條幾百米長的山溝叫貓貍窩, 1927年革命處于低潮時期,李堅真和戰友在樹林里搭起山寮與國民黨做堅決斗爭,養父和弟弟悄悄地送衣送飯。
故居至村口兩邊各有一條五六百米的蜿蜒林蔭小道(通往黃金鎮、大龍華的古村道)和六米水泥鄉道,現已與X950縣道連通。村口有一顆紅皮翠葉高大挺拔的將軍樹,佇立林中逾百年,猶如華夏女杰,威風凜凜,浩氣長存。
在美麗的鯉嫲山下翠竹林中,有一條川流不息玉帶般的(珍珠)小溪,流經白溪、產溪匯入韓江奔向南海。故居旁邊這條長約三公里的小溪,溪水清澈透明,瀑布成群。由于小溪落差大(80多米),不到三公里的小溪,有十多個瀑布,著名的有油房窟和響水寨瀑布。油房窟瀑布因以前有一座用水力帶動的榨油坊而得名,此瀑布落差40米是四級瀑布。在油房窟下方有一塊狀如墨硯盤的石頭,石頭的前面是一塊長條型如毛筆般的長石,當地人稱之為石筆、石硯盤。據傳讀書人只要虔心到此拜祭便能金榜題名。由于修路改變了小溪的水流,石筆、石硯盤現已被水淹沒,但透過清澈的溪水,仍清晰可見,倒是另有一番風采。
響水寨瀑布有三級落差(6、3、15)24米,又名珍珠灘瀑布,因其瀑布嘩嘩的水聲在幾百米開外便能聽到而被起名為響水寨,又因瀑布的水瀉落到溪中,如一堆雪白的珍珠而得叫珍珠灘。
相傳古時達官貴人經過此地,均要下轎駐足欣賞,流連忘返,凡從此處過往之客人,見此美麗的珍珠瀑布,無不為之傾倒。
李堅真出生八個月賣到朱家的時候還未命名,養父抱著她路過此地,小堅真看到珍珠般的瀑布時,高興得手舞足韜、咯咯歡笑,養父有感而發,為她取名為"見珍(珠)",此名一直沿用到1940年三八國際婦女節發表文章署名李堅真才改為“堅真”。
小溪兩邊長滿了茂密的翠竹,四季長青。竹子種類繁多,有麻竹、箭竹、桂竹、綠竹、毛竹、泥竹、黃竹等等。小溪兩邊的林蔭小道是天然的大氧吧,負離子含量非常高。走在溪邊的小道上漫步,聽著潺潺的流水聲和鳥兒婉轉的鳴叫聲,看著在清澈溪水中嬉戲的魚兒,大珠小珠落玉盤般的瀑布,姹紫嫣紅的山花,呼吸著清新宜人的空氣,恍如走在世外桃源,令人流連忘返。
小溪旁邊是通往豐順龍鯨河漂流的縣道和鄉道,交通極為方便。沿著縣道往北走,在徑心村三角塘有一棵上千年歷史的老檀樹,樹干要六個大人才能圍合,樹高50多米,樹冠150多平方米,老檀樹樹干因年份久遠,樹干中間已經被蟲子蛀空,樹洞可以容納八九個大人;令人稱奇的是,樹干中間雖然被蟲蛀空,但大樹仍然枝繁葉茂,蓬勃向上,而且樹的形狀極佳,樹旁有兩條猶如姑娘辮子似的古藤,纏繞在古檀樹的樹枝上,大樹干上幾十枝宛轉向上的枝條好像幾十個敬禮的手。據說此樹曾立過大功,李堅真當年在村里發動群眾鬧革命時,赤衛隊員爬到樹上放哨,一次國民黨團防隊進村圍剿,五六個赤衛隊員藏在樹洞里躲過一劫。
|